探访石壕古道

 

早就听说三门峡陕县硖石附近有一个石壕古道,属于崤函古道的一段遗址,一直想去游览一番恰好这个周日闲暇无事当天艳阳普照、风和日丽,在冬天难得这样的暖洋洋的天气就对妻提出去石壕古道一游。

我们开车从三门峡市区出发,沿河堤北路一直向东,走到交口时并入310国道。然后一直向东行驶约20公里,拐入通往硖石乡政府的小道。之前只听说古道在硖石乡的车壕村,但并不清楚具体位置。但绕经硖石街道,走过车壕村,并不见其踪迹。几经打听,才知石壕古道在310国道旁边,我们本不必要绕经硖石街道于是,我们继续前行重新并入310国道继续向东走。行不多远,转过一个弯,见路边有一标牌上写“崤函古道遗址”。旁边修建了一阔的场地和围网,原来是地方将此开发为旅游景点,建了一些配套设施。不过,目前仍是免费开放的,并无人售票。我将车一直开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后面停下,和妻子一起沿修好的观景道路向上走去。

观景道路从游客接待中心南侧沿坡底向上修起,是水泥路面,道路并不宽,沿坡蜿蜒而上。道路两旁没有建筑,就是一片山坡地。我对妻说古道该不会是在原址修成的这种水泥路吗,这何以让人联想到古道的样子妻说古道遗址是有一段,但还要往里面走。于是,我急不可待地加快了脚步,沿东边的小道向前奔去,把妻子远远的落在后面。绕了两道弯,翻过一个小坡,终于看到在东边古道遗迹

这段古道遗迹,原来有一百米长的路段,在山坡(或者说丘陵坡更确切)的石灰岩留下的。道路宽约四米,曲折布落在丘陵半坡上。石头上留存清晰的车辙辗的沟,深处有尺余。石道车辙向东尽头不再是石质路面,而是土路在荒草之中,已难觅踪迹

之前在网上查资料得知,崤函古道,古时东从洛阳,西往长安,此处为必经之路。走在千年古道,放眼望去,南面是丘陵山坡,北面低处沟底现有的310国道,再往北又是丘陵山坡。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,猎猎的风吹过脸庞,虽不是十分寒冷,但也感到一种别样的滋味。

我坐在古道车辙旁边的石头上,在想以前要多少车辆经过才能留下这么深的印迹?想必,那时这里也会车水马龙?我又仿佛听到车辆吱吱扭扭的车轮声,以及牛马拉车的喘息,赶车人甩鞭子驱赶着牲畜奋力上坡的吆喝声。道路两旁是两三米高的坡,坡上长满了荒草。妻子说,古时候也许有山贼埋伏在两旁,伺机等待过往的商客,又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场景。我又想起那首杜甫著名的《石壕吏》,凶神恶煞般的酷吏押解着一队队民众,其中包括那个衣襟褴褛的老妇人,赶往远方去服役。

游览古道遗址后,沿小道返还停车场,然后我们驾车返回。


三门峡律师|三门峡律师网:河南蓝剑律师事务所  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豫ICP备10207368号-1
地址:河南省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明珠大厦12楼 邮政编码:472000  电话:0398-36909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