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4/9/30 21:09:11 作者:黄莉丽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1287 【字体:
大 中 小】
中秋节到了,很多人开始自己动手做“月饼”,并将自己的月饼制作方法发到网上,引来众人与商家的效仿。很快,一些不同于传统制作方法而“新鲜”出炉的月饼在市场流动开来。
这一类的月饼被称作是“奇葩月饼”,不管是从制作人,制作出的月饼来看,都“别出心裁”。曾看到一个糕点店的海报,上写“特请法国大师亲做‘法式月饼’”。没别的意思,图的就是一个新鲜,图的就是一个洋气。
可是月饼是中国传统美食,专门请一个外国人来做本身就荒唐,再看海报上的“月饼”图,除了外观是圆的以外与传统的月饼差之千里,还美其名为“法式月饼”,实在令人难接受。
用外国人做月饼生意,若还可原恕,而对于中国人自己制作的“奇葩月饼”我就难以理解了。从月饼的馅上看,“花椒卤肉馅,韭菜鸡蛋馅,巧克力香辣牛肉馅,生姜炒肥肉馅……”,若是道道菜,倒可能都是美味,但是包到月饼里,我一听到感觉头就大了许多。
月饼本象征着一种圆满,一种甜蜜,奇葩月饼的馅,加上与馅颜色相应的皮,已与本意大相竞庭,毫无美食的诱惑,其味道更让人难以接受。有网友这样描述,自己是用吃毒药的心情吃下去的。即使这样的反响,“奇葩月饼”依然在市场上火爆流动。
为什么会产生“奇葩月饼”呢?来源于很多人的娱乐心理。没有单位发的月饼,少了朋友送的月饼,自己就想玩点新花样,自己做既可以节约成本,又可以随心所欲,何乐而不为呢?这样的头一开,大家就变本加厉地去“创新”,去“出奇”,自己做出来的不管什么,都叫做月饼,还占据了大部分市场,让传统的月饼情可以堪?
有创新意识,当然是好,但并不是传统就是守旧。传统是世代相传,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,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其本身的基础上,锦上添花,流传永久,而不是让其变质变味。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,过这样一个节日就是给游子一个回家团聚的机会与理由,让其享受团圆的甜蜜。吃月饼,赏月是传统节日的传统活动,是中秋节这个节日最具代表性的亮点。一块月饼,是几千年来对于团圆一词的最本真的体现,如今,它变了,已被创新的人们“娱乐”掉了。
这中秋节,月饼照吃,月亮也在云雨中隐末了,吃着传统的“五仁”月饼,还是那份甜,还是那份纯。